除此之外,李蕾蕾對成為華為的“同路人”,以及“伙伴+華為”體系也有些自己的理解。
東方天安是一家服務于“給地球做CT”的公司。
簡單地說,“給地球做CT”就是在油氣勘探過程中,給地球拍攝360度全方位透視彩照。技術原理說來也相當暴力美學,在地表利用炸藥或震源車,制造“小型地震”。地震波傳輸到地下,遇到不同巖層再被反射回地面。
地面之上,這些反射波將被事先布置的檢波器捕獲,并轉化為數據。之后,數據再被送回研究院,經物探軟件平臺分析和解釋,復現成為地層剖面圖或構造圖,從而判斷地下油氣的位置和儲量,并最終確定最佳的鉆井的位置。
“勘探網格日趨精細化,一次勘探可能形成百億量級的地震道,300平方公里三維項目可能一次產生30TB的原始數據。這其中還要涉及復雜的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解釋。”從數字服務商的角度,東方天安總經理李蕾蕾解釋了其中的難點。不過,接著她又說:“難嗎?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最幸運也是壓力最大的一代
東方天安的解決方案就融入其中。準確地說,勘探公司是在“給地球做CT”,東方天安的高性能計算等解決方案,就有點像支撐醫院PACS系統的數字基礎設施。
東方天安成立于2001年,你可以說這是最幸運的一代公司:他們趕上了系統集成的黃金年代,趕上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還趕上了信息化、數字化,以及智能化。但是,這一代公司也是“壓力”最大的一代:雖然他們趕上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但是每一次技術浪潮,都催促著他們繼續學習、繼續投入。
“2002年,油氣行業開始推進大型機下移,以x86服務器機器,替代一部分大型機的工作。” 李蕾蕾也談到公司創立之初的產業機遇,東方天安由此選擇了高性能計算,并專注于油氣行業的勘探和開采領域。
期間,東方天安相繼攻克了海量數據管理、并行計算模型、并行編程模型、并行網絡通信、并行算法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項目規模也從早期的32節點服務器集群,擴展到現在最大單一集群,超過256臺服務器、512顆CPU。
隨后,東方天安又將解決方案從數據分析、數據解釋,延伸到前端勘探現場的數據采集環節。其基于華為FusionCube融合基礎設施一體機,形成了數據現場處理解決方案。同時,東方天安與華為還合作推出“地震數據采集AI模型開發框架平臺”。
如此一來,東方天安的解決方案,可協助勘探公司更高效地區分地震反射波,以及各類干擾波,可大幅提升數據采集過程中的數據質量。“也有服務商提供過類似的解決方案,但效果真是不如東方天安。”李蕾蕾對解決方案相當自信,“一是,華為的技術領先、產品也過硬;二是,東方天安的工程師,是真能跟著勘探隊深入戈壁沙漠,根據不同的環境隨時將設備調優到最佳狀態。”
不能讓事掉地上
意無意間,李蕾蕾總會提到公司的工程師。因為,深入戈壁沙漠的是這群人,為了趕交付工期,睡在客戶數據中心地上的也是這群人。
2021年,東方天安中標國內最大的地震資料處理建設項目。但問題來了,公司的工程師團隊需要在三個月內,完成全部16家油田單位,3家勘探開發研究院的項目交付,其中涉及產品近1300臺服務器,以及30PB的存儲設備。
李蕾蕾回憶起當時的戰況:“工程師從吉林的項目下來,回了趟公司,簡單進行了工作交接。沒回家,就又上了新疆的項目。”
“而且這樣的工程師不止一個。當時公司甚至財務、人力等后臺員工,也被安排到現場,輔助工程師完成配套工作。”李蕾蕾接著說:“其實,我們的每個項目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東方天安只信奉一條——絕對‘不能讓事掉地上’。只要承諾,就要做到;只要承諾,其他困難就都不是事。”
還有一件事,也讓李蕾蕾印象深刻。
2023年8月,客戶數據中心遇自然災害斷電。為保障復工復產,東方天安和華為一起,在10天內,將40P+的存儲設備下架,連帶著生產數據,一起搬遷至西安,并重新部署上線,實現了業內首次大規模帶數據搬遷的先河。
華為才是“同路人”
回憶這個項目時,李蕾蕾又一次提到了華為。上次提到,是聯合研發數據采集解決方案。其實,在“伙伴+華為”體系中,東方天安與華為本就是一體,在東方天安很多關鍵的業務節點,都會出現華為。這也是東方天安的另一條業務主線。甚至李蕾蕾還經常跟客戶說:“跟華為合作就像找到了組織。”
2014年,東方天安與華為正式建立伙伴關系。“從那時開始,東方天安就已經是華為的‘同路人’。”李蕾蕾說:“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基因,也特別符合東方天安的企業性格。”
也是在2014年,東方天安就將華為的服務器和存儲產品,應用于油氣行業的高性能計算領域;2015年,東方天安又將華為的核心交換機,以及所有網絡產品引入解決方案;從此,東方天安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2016年,公司年營銷收入首次破億元。
再之后,東方天安與華為又相繼交付了多個標志性項目。
2024年,客戶提出將物探軟件平臺,遷移至鯤鵬平臺。此軟件歷經30多年的迭代開發,堪稱國內最大、最復雜的工業軟件,能夠處理陸地、過渡帶、海洋等各種地表地質條件下的地震資料。
遷移難度也可想而知。
為了完成軟件編譯,并適配于鯤鵬平臺,華為持續投入人力進行攻關,東方天安也將最有經驗的工程師,全部派去項目現場。當然,結果就是不負眾望。李蕾蕾說:“這也是鯤鵬平臺在油氣行業落地的第一單。”
華為總說“讓能聽見炮火的人呼喚炮。”李蕾蕾對此就深有感受:“通常的技術問題,我們可以通過400電話進行咨詢。但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東方天安是可以呼喚到炮火支持的,而且華為的專家是真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從來沒有說‘打太極’,或推脫不管的情況。”
“所以,東方天安特別認可華為提出的‘同路人’理念。”李蕾蕾理解的“同路人”,是有困難能沖得上去,而且是一起沖上去,有新技術也能第一時間分享給合作伙伴,第一時間向合作伙伴開放工具包。最后,她說:“只有這樣的‘同路人’,才能一起合作干事業,只有‘同路人’才能共同深入應用場景,為用戶創造價值。”
本文作者:TechECR記者 張戈
“數智世界 一觸即達” 選擇華為,讓您的企業輕松數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