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26日報道,南蘇丹總統基爾訪問中國期間,兩國簽署了一些援助合作協議,但南蘇丹最渴望的、通往肯尼亞的輸油管項目并未獲得中國明確支持。報道認為,這表明中國并未改變其不愿過多介入非洲國家間沖突的立場。同日,南蘇丹政府否認基爾因“國內事務”縮短訪華行程。
“南蘇丹從中國得到援助,但沒有管道協議”,《紐約時報》26日以此為題報道稱,中國歡迎基爾的訪問,提供了大量銀行貸款和人道主義援助,但在幫南蘇丹修建新石油管道的問題上,中國沒有走出一步,“中國發現自己作為兩個互相敵對國家的最大投資方,處于微妙的位置”。報道還引述分析人士的話稱,蘇丹曾是中國重要的石油供應國,中國在考慮是否幫南蘇丹修建石油管道問題上,將基于經濟利益,而非政治因素。
法國電視2臺分析認為,南蘇丹興建新輸油管意味著從蘇丹出口的舊輸油管和其它配套設施報廢,這些設備都是中方投資的,這顯然對中方不利;且修建新管道等于掐斷北方蘇丹的經濟命脈,必將進一步激怒喀土穆,引發更多、更大規模沖突,嚴重影響南北蘇丹石油生產,這也是中國所不愿看到的。法新社稱,南蘇丹通往肯尼亞的輸油管在國際融資方面一直受挫,高投入和高風險令各國望而生畏,這也讓中國認為不必急于一時。文章稱,非盟剛剛作出決議,給予兩個蘇丹90天時間解決雙邊紛爭。很顯然,勸和符合中國利益,也與非盟的主流意見契合。
據《蘇丹論壇報》報道,26日,南蘇丹信息部長兼政府發言人本杰明嚴辭否認基爾因為“國內戰事”縮短訪華行程。他稱,“喀土穆一些報紙和一些國際媒體說基爾總統因‘國內事務’縮短訪問中國的行程,甚至說朱巴發生了政變。這些都不是真的。”他稱,基爾訪華行程原本就安排“三到四天”,剩下的行程將由其陪同人員完成。
本杰明同時為南蘇丹政府從哈季利季撤軍辯護,稱撤軍是“戰略”行動,是為了“重新贏得南蘇丹友邦的信任和外交關系”。
- 1湖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7元/升
- 2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發布關于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發展補助資金市縣統籌部分(第一批)擬分配情況的公示
- 3北京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調整為7.36元/升
- 4國內成品油價格7月15日按機制下調
- 5河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6我國首創二氧化碳制蔗糖技術 構建體外生物轉化平臺
- 7天津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乙醇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8蘭石重裝研制哈薩克斯坦煉油廠高壓隔膜換熱器完工并通過驗收
- 9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目錄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