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不卡码一区二区三区 _日本小视频在线_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_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地方煉油企業為啥總受傷?

   2009-04-13 中國產經新聞報中國產經新聞報

29

  國家的一項燃油稅改革政策,竟使得山東省50%以上的地方煉油企業不同程度地出現停產、半停產情況,這是一件頗令人費解的事情。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大企業沒感受到政策之弊呢?為什么受傷的總是地方煉油企業?

  一條清晰的邏輯是,中石油、中石化掌握了大量的原油進口配額,能夠直接將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其成品率是70%-80%。而山東省地方煉油企業每年獲得的原油指標只有180萬噸,與4500萬噸的年加工能力相差甚遠。無奈之下,地方煉油企業只能從國際市場上采購燃料油作為原料來加工成品油,而燃料油的成品率只有60%-65%。在市場價格由中石化、中石油掌控,而且國家提高燃油稅的情況下,地方煉油企業的虧損就顯而易見了。

  在這背后,其實隱藏了國家的政策導向。一直以來,國內民營地方煉化企業、煉廠承擔著國有煉化企業的有機補充的角色。而中石油、中石化作為支柱型大型國企,企業規模大、市場分量足,關系國家經濟命脈,自然在政策上獲益多些。

  要么期待國家政策層面的“救命稻草”,要么選擇自我救贖。目前擺在地煉企業面前的就只有這兩條路。而后一條路,其實山東省已經明確,那就是組建大型的煉化集團。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自我的話語權,讓國家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能聽到地方煉油企業的聲音,理解地方煉油企業的訴求。

  相關新聞:

  地方煉油企業全線告急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說明  |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  工信部粵ICP備05102027號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1354號